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宅”——疫情时期是种社会责任

2020-07-10 1582

    2020年,无疑是个非常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年春节期间热闹的氛围,街上车水马龙的景观消失了,行人也异常的稀少,戴口罩出行成了鼠年春节的时尚。年前,我准备了给小辈们分发的一大叠百元新钞压岁钱,都发不出去了。虽省了一笔往年春节必付的支出,但也少了热闹。
    

   在疫情时期,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中,无疑是对防控形势下最好、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我对防控的一种积极态度。我是名退休多年的医务工作者,虽不能到武汉防控第一线去战斗,但宅在家中,既是自我保护,也是支持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种具体体现。说白了,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宅在家中,也是一种静养的生活方式,每天看电视、翻报纸,了解当前的疫情形势。偶尔翻翻书,写些书法作品,也乐在其中,在室内有限的空间里,每天坚持走上几千步,也算是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
    

    整理一下多年的老照片,追忆往昔与家人、战友、同学、同事曾一起生活的情景,勾起我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我曾有集邮的爱好经历,一张张珍贵的邮票,总能使我回到那个时代。当年在部队,为能得到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常陪队里通讯员到团部去取信件。若来信中贴有纪念邮票,我便会将信件递交给主任,并要求他将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送我。往事历历,仿佛就在眼前,勾起我对青春岁月的浮想。疫情期间,同学、同事每天都发来大量微信,我虽宅在家中,但并不感到孤独,不仅有老伴的陪伴,更有许多同事、亲人们的关怀鼓励。
   

    宅在家中,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防控的需要。既是对自己、对家人的负责,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远在上海医院工作的儿子,也常来电话,提醒要坚守在家中,尽量不出门、少出门。因此,从鼠年的初一到现在,没有踏出过家门半步。虽说头发早已到了该理的时候,但只要疫情在,我一定要坚守在“宅”的这个阵地上。
 
                                                     文/华竑   写于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