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厌学拒学,家长该如何应对?
临近学期末,往往是许多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治疗师最忙碌的时段之一,前来求助的问题中,最让家长苦恼的问题莫过于孩子出现厌学拒学。
由于学业是儿童青少年阶段最主要的发展任务,学生拒学的行为,就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突然不去工作了,两者都是社会功能出现问题的体现。
研究显示,厌学/拒学是在校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世界范围内拒学行为发生率在1%-5%之间 (Park et al., 2015),我国因拒学行为导致的就医和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那为什么孩子会厌学拒学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1
什么是厌学
厌学的定义,即对学习内容或过程在认知上表现出厌倦,在情绪上表现出消极情感,在行为上表现出矛盾、拒绝甚至逃避。
从具体表现上来看,厌学包括学业倦怠、学校恐惧、学校缺勤、拒绝上学等不同行为阶段。
“学业倦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课业负荷、升学压力以及其他心理因素,表现出对学业缺乏兴趣、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状态。
当这种学业倦怠逐渐上升或泛化,就可能变成“学校恐惧”,即表现为对于在学校发生的事件,如考试、同学交往等感到担忧和不安。
当厌学进一步发展,则可能演变为“学校缺勤”。常见的表现为早晨起床困难,迟到,到学校就出现头痛、肚子痛,想方设法逃避上学等。
最后,厌学情绪将可能演变为“拒绝上学”,学生会在上学前表现出一系列问题性行为,如发脾气、躲藏、抵触、敌对、拒绝、逃避等,更严重的则是怕被送去学校,连房门都不愿意走出。
2
应对厌学拒学,家长该如何做
01
及时沟通了解原因
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有可能是学习内容的难度过大或无趣,也有可能是在学习环境中遇到了困扰和挫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花时间与孩子进行真诚而富有同理心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通过积极沟通了解到孩子厌学的真实原因,才能找到有效地解决方式,并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02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至关重要。首先,家庭应该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让孩子有一个专门用于学习的地方。此外,让孩子参与到规律的作息时间中,建立一个明晰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
日常培养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游戏和活动,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可适当给予孩子一些物质或精神奖励,增强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04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动力上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家长,需要明白学习远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分数和成绩,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拓宽眼界和实现个人潜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独特的才能,倡导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持续的学习动力。
05
学会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孩子的厌学情绪持续且严重,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那么寻求专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家长可以咨询教育专家、学校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等,以帮助解决孩子的学习障碍和情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