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不吃发物饿死肿瘤细胞”,这种民间说法到底靠谱吗?

2019-02-21 2316

   作为一名营养师,五云山疗养院的俞卫华发现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疗员和身边的朋友最喜欢问的是:“吃什么好,吃什么东西最有营养?”而碰到的肿瘤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问得最多的则是:“肿瘤患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的确,解决肿瘤患者吃的问题是解决其营养问题的重点。俞卫华表示,在跟这些患者接触过程中,她发现其中有90%的人认为科学的膳食非常重要,但同样也有非常多的人存在膳食知识误区,诸如:“不能吃鸡、香菇、海鲜等发物、要饿死肿瘤细胞……”等等五花八门的说法。这些说法靠谱吗,有没有道理?今天俞卫华希望来和大家分享下这方面的饮食知识以及误区。
    首先,肿瘤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发物”?
    在老百姓眼里,所谓“发物”,大概就是鸡肉、鸡蛋、鲤鱼、海鲜、螃蟹、猪头肉、竹笋、香菜、菌类等等这些食物。大多数肿瘤患者一听发物,有的甚至连许多蔬菜(如香菇、竹笋等)碰都不敢碰。从医学角度出发,这些发物中有些是与过敏性疾病有关,如哮喘、荨麻疹等,有的则是疮疡肿毒有关。但肿瘤不是过敏性疾病,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疮疡肿毒,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发物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存在必定联系。从多年临床实践的角度看,也未见到因为吃了某种食物而引起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例子,也没有在国内外的正式期刊和学术论文中见到这样的报道。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说,能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需要禁忌的包括以下:烟、酒、霉变食物、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而对常见的食物并没有特殊禁忌,至少目前尚未有大型研究报导,但是虽然没有绝对禁忌一说,但都有一个量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均衡饮食,营养全面。
    其次,肿瘤细胞真的可以被饿死吗?
    俞卫华说她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位肿瘤朋友,因担心吃得好营养好,会把肿瘤细胞也养得好好的,他说:营养好这样不就促进肿瘤生长了吗?于是他就采取饿死肿瘤细胞的方法,从此一点荤腥都不占(也就是减少营养的摄入),采取全素饮食。体重原本做完手术有58公斤(身高170厘米),采取这样的方式后:2个月体重下降6.5公斤,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较出院时急剧下降,导致不能进行下一步放化疗治疗。
    但实际上,国际权威指南指出,无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促进肿瘤生长。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不必考虑这个理论问题。不给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肿瘤细胞。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加容易发生肿瘤,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并发症更多,生活质量更低,临床预后更差,生存时间更短。所幸的是这位肿瘤朋友在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劝导帮助下进行了营养干预,后续放化疗得以顺利进行。所以说营养支持应该成为肿瘤病人的基本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保证一天12种食物,一周25种以上食物,饮食多样化,并做到细嚼慢咽,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最后建议恶性肿瘤患者平时该怎么吃,可以参考卫健委发布的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
    1.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2.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3.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4.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6.限制精制糖摄入。
7.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