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孩子沉迷游戏,可能是精神疾病?家长需警惕!

2023-08-22 644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明显改变。对许多孩子来说,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景。尤其是进入暑假以后,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多,也让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

更有一些家长听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之一,更是对孩子玩游戏的事情忧心不已。事实上,对于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经常打游戏的情况,家长需要警惕,但不必恐慌!

Part 1.

游戏成瘾也是精神疾病?

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将“游戏成瘾”正式列为精神疾病之一,并提出了游戏成瘾的3条诊断标准:

1.对玩游戏的控制受损(比如开始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场合等)。一旦玩起来就很难停下来;或被迫停下来后感到不舒服,这些不舒服会使患者想方设法再次启动游戏。

2.玩游戏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患者可以少吃饭、少睡觉、少外出,就是不能减少游戏,对其他事情也没什么兴趣,游戏几乎成为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3.即使导致了负面影响,游戏行为仍在继续和升级。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已经明显受到损害,比如学习成绩下降、工作业绩下降、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紧张等,但是患者仍在继续游戏。

WHO强调,上述游戏行为和其他特征通常需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被诊断,但如果症状严重,病程可不受12个月限制。

这也就是说,玩游戏不是病,沉迷游戏也不一定是病,只有“离不开”游戏,并因此损害了正常的社会功能才会被诊断为精神疾病。

Part 2.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该如何引导?


当然,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尽管孩子沉迷游戏的状态并未达到精神障碍的程度,但是依然担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成长。为此,家长需要意识到,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游戏,可能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

而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1.沟通和理解

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必要的,父母需要倾听和理解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需求,考虑是否有其他问题导致他们寻求手机作为逃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导。

2.设置合理的规则和限制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例如,可以禁止在特定时间使用手机(比如晚饭时间或上床睡觉前),或者限制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长等。

3.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爱好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多样化的兴趣和爱好,引导或带领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阅读、绘画、音乐或体育等活动,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也可减轻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4.创造手机无关的家庭活动

定期组织家庭活动,与孩子一起参与一些有趣的户外活动、亲子游戏、家庭聚餐等,创造一个没有手机的愉快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到手机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许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也值得他们去关注。

5.孩子出现疑似游戏成瘾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游戏已经明显影响到孩子正常作息和学习,以及孩子被迫停止游戏时出现强烈的情绪及行为失控,就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或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就诊。